首页  工作动态

校长庹先国与宜宾校区教职工推心置腹交流 共谋学校未来发展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8-12-07浏览次数:23

 12月5日下午,学校在宜宾校区召开了教职工大会,校长庹先国推心置腹地与在宜宾校区工作的教职工进行了亲切交流,回顾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历程,解读了新时代下学校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,分析了“何为教师的担当”及说明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思路。大会由副校长高小林主持。

111.JPG

1M5A5992.JPG

庹先国校长与全体教职工一同诵读了《师之道》中的“仁爱之道、师范之道、谦德之道”作为交流的开启语,直接切入做一名新时代“好教师”的主题。

庹先国校长回顾了从他进入学校以来的感悟、对学校更名遇到的困难,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努力取得的成果,中国白酒学院的成立等学校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。他表示,今年9月17日“学校隆重举行宜宾校区(中国白酒学院)建成交付仪式暨2018秋季开学典礼”的推送刷爆了朋友圈,官微发布、中外媒体新闻专访,众人转发,社会影响日益扩大,“建设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型大学”成为“轻化人”共同的期许。

庹先国校长就目前高等教育的形势与大家进行了交流。他表示,学校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形势提出的“研学结合、产教融合、特色发展”的探索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为扎实围绕本科教学出举措、出成绩、出效果,学校确立了本科教育“11258”人才培养量化目标:每年的毕业生中,有超过10%的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(含留学生数量);有超过10%的学生获得双学位;有超过20%的学生毕业后到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;有超过50%的学生通过英语六级考试;有超过80%的学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,同时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取得其它技能证书与资格证书。与此同时,把“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ESI世界排名前1%学科实现零的突破”作为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。

庹先国校长重点讲解了“何为教师的担当”,他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理想信念、道德情操、扎实学识、仁爱之心”的好教师标准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,要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规范自己,同时也要思考适合学校发展的“师之道”。

庹先国校长就学校未来的发展思路与宜宾校区教职工进行了说明。他表示,未来5年,学校将紧紧围绕建成“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四川轻化工大学”的总目标,今后一段时期学校的发展思路是:坚持“一条主线”、突出“两个重点”、凸显“三个特色”、推进“四项改革”、完善“五个机制”、实施“六大工程”,促进学校全面追赶、跨越式发展。坚持“一条主线”,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,全面深化改革创新,坚持走内涵发展、高质量发展之路。突出“两个重点”,即“双一流”建设和博士授权单位(点)建设。凸显“三个特色”,即凸显培养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”的人才培养特色,凸显“以轻工化工为核心、多学科协调发展”的学科发展特色,凸显以“勤奋求实、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、校兴我荣”的黄岭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特色。推进“四项改革”,即人事制度改革,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机制改革,校内管理体制改革。完善“五个机制”,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,完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,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,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激励体制,完善竞争与调控相结合的目标管理机制。实施“六大工程”,即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程、人才培养创新工程、学科建设引领工程、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工程、人才强校工程、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工程。

最后,庹先国用“解放思想、勇于担当、敢于创新、追求卓越、跨越发展”和“用发展解决矛盾,用实干作为表率,用业绩体现担当,用品行赢得尊重”与大家共勉,齐心协力为建设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四川轻化工大学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。

庹校长的报告在教职工们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。大家一致表示,庹校长与教职工亲切交流,语重心长,娓娓道来,我们教职工感到非常振奋,为学校的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无比自豪!为学校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感到欢欣鼓舞!对四川轻化工大学的明天充满希望!对庹校长提出的“11258” 人才培养量化目标和学校的发展思路高度认同,为早日实现学校的宏伟蓝图感到信心满怀!对学校跨越发展遇到的暂时困难充分理解,愿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,攻坚克难共创辉煌。庹校长带领我们教职工一起诵读“师之道”,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师魂师德的内涵,强化了教师的担当作为,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好教师”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加强科研团队建设,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竞争力。努力拓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渠道,发挥优势,主动作为,为全面建设高质量的四川轻化工大学努力工作。

编辑: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