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工作动态

【总会动态】听苟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3-11-09浏览次数:118

11月8日下午,第一代黄岭人、我校西南校友会理事长苟文成先生受校友总会邀请,在李白河校区敏行楼124教室为校友联络协会及200余名2023级新生代表讲述“652”工程背后的感人故事。

image.png

苟文成老师自1965年到黄坡岭,开启了他参与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(现四川轻化工大学)建设的历程,在学校工作近40年直至退休,退休前任学校设备处处长。作为第一代黄岭人,他是“652”精神的开拓者、实践者和传承人,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。 

“同学们,李白河校区校训石上镌刻着‘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,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,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’的652精神是经过几代川轻化人艰苦努力,苦干实干而凝练出来的精神财富”。苟老师用 “652”精神作为开场白,以诸葛濂、黄昌尧、丁西三等几位共产党员的故事为缩影,与会同学讲述了建校初期一大批共产党员,为早日建成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(现四川轻化工大学),舍小家为大家,不计个人得失,艰苦创业,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和舍我其谁之革命精神,勉励同学们抓住在学校的大好时机充电蓄能,以“652”精神为动力,为祖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贡献青春力量。

四川轻化工大学是一所“三线建设”西迁的本科高校,对外号称“652”工程,几十年过去了,人们对这个神秘代号背后的故事知之甚少,相关校史志书中虽有记载,但都篇幅甚少,语焉不详。正如苟老师所讲,今天探寻“652精神”,不是要你们像咱们当年那样,睡工棚,踏水车,而是帮助大家了解社会的过去,了解学校的历史,增强爱国荣校的责任感,立志做有理想、能吃苦、敢担当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。

“一张张承载着历史气息的图片记录了前辈们当年工作、生活的点滴,无论对当年艰苦生活的回忆,还是对同事友情的怀念,无不感受到苟老师对母校的深深爱意,我们作为学校的一份子,也应该积极助力学校建设发展。”“苟爷爷的分享让我知道了‘652’代号的由来以及学校艰难的发展史,今天的美好都源于前辈们的付出,我们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,为此要努力奋斗,好好继承前辈的精神。”“这些故事让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了学校的历史,作为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学子,我们应当不断学习与进步,在自己的领域中脱颖而出。”“听了苟爷爷讲‘652’精神,深刻感受到了当年黄岭人的艰辛和不懈努力,正如苟爷爷说的一样,作为新一代川轻化人,我们应该向老一辈学习,传承优秀品质,开启专属于我们新一代的‘黄岭’,然后投身其中,争做新时代的黄岭人!”讲座结束后,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。

“652” 精神作为精神基因深深根植在一代代川轻化人内心,并不断传承,激励年轻学子不懈奋斗,砥砺前行! 

image.png

编辑: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