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校2007级校友周正在国际顶级期刊《JACS》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
近日,我校200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友、西南交通大学副研究员周正,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《JACS》(影响因子15.0)发表了题为《直接热剥离法制备原子级分散的Co-P单元用于碱性氢电合成》的研究成果(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21/jacs.4c11788)。该研究通过创新性催化材料设计,大幅提升碱性析氢反应(HER)效率,为阴离子交换膜(AEM)电解槽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突破。
氢能作为零碳能源的核心载体,其高效制备是推动能源革命的关键。周正团队通过中温磷化剥离策略,在超薄碳纳米片上合成了原子分散的CoP4催化单元(CoP4-SSC),并深入探究其在碱性析氢反应(HER)中的性能。X射线吸收光谱(XAS)和理论计算揭示了Co-P单元的热力学形成机制。结果表明,CoP4-SSC在碱性HER中表现出优异性能:仅需52 mV过电位即可达到10 mA cm-2电流密度,转化频率(TOF)高达23.83 s-1。将其应用于阴离子交换膜(AEM)电解槽,仅需1.94 V电压即可实现1 A cm-2电流密度,并具备长达500小时的连续稳定性,且制氢成本低至2.89美元/千克(低于市场平均价约40%)。原位表征与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表明,原子分散的Co-P单元构建了[P-*H···H2O*-Co]纳米界面,有效促进了Volmer-Heyrovsky路径中的水解离过程,为AEM电解槽的商业化提供了高效稳定的析氢电催化剂,开辟了新的应用方向。
周正校友的科研之路始于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,2019年获悉尼大学博士学位,后在悉尼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。他聚焦新能源材料领域,在纳米催化剂设计与应用方面持续深耕。现就职于西南交通大学,已成为四川省“天府峨眉计划”特聘专家、成都市“蓉漂计划”高层次人才。近年来,他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《JACS》《Chem》《Advanced Materials》《Energy & Environmental Science》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,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经费近300万元,研究成果被引超2400次,3篇入选ESI高被引/热点论文,彰显了川轻化人的使命担当。
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》,简称JACS,创刊于1879年,是美国化学会的旗舰期刊,在国际材料与化学大学科领域中享誉盛名。对于化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学术工作者而言,能够在JACS上发表文章是极高的荣誉,也是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。